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实践团暑期实践获赞,助力边疆社区生态教育与发展

发布者:农学院发布时间:2025-08-22浏览次数:14


        近日,第七师驻第一师一团新黄宫社区“访惠聚”工作队与社区居委会向石河子大学发来感谢信,对农学院施翔、王龙老师带领的教育关爱实践团暑期开展的自然教育实践活动予以高度肯定与诚挚感谢。


自然教育赋能成长,实践活动成效显著

         该团队由农学院施翔、王龙两名带队教师和十名跨专业本科学生组成,实践团以 “生态文明” 为主题,围绕科普讲座、艺术创作、自然体验三大板块开展为期十五天的自然教育活动,为社区及周边连队少数民族孩子打开自然科学探索之窗。团队开展的“自然创想家”和“自然奇妙夜”活动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团队还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在讲解胡杨和梭梭等植物的同时融入兵团精神、胡杨精神和老兵精神教育,充分激发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团结意识。此外,实践团还协同社区举办推广普通话活动,通过朗诵、舞台剧等形式,助力少数民族孩子语言能力提升,丰富文化体验。


图为 实践团带领小朋友进行户外自然体验——树皮拓画生态艺术作品



青春担当诠释初心,师生奉献彰显情怀

        实践团在社区住宿简陋、条件艰苦的环境下,始终以饱满热情投入工作。白天,他们化身“自然导师”,用生动讲解点燃孩子求知热情;夜晚,挑灯备课打磨“自然奇妙夜”等特色活动,力求课程贴合孩子需求。除教学工作外,实践团主动延伸服务,参与社区环境治理,带领孩子开展“美丽家园”行动,以言传身教传递环保理念;助力社区文艺汇演,从节目编排到舞台呈现全程指导,为居民献上精彩演出。这种“不畏艰苦、甘于奉献”的实践精神,生动诠释石河子大学学子“知行合一、服务社会”的品格,不仅为边疆社区注入青春活力,更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精神榜样”。


图为 实践团设计的“自然奇妙夜”生态主题活动——奇妙的火焰



校地合作共筑桥梁,赋能边疆发展新篇

         感谢信中,社区特别肯定石河子大学对基层实践的支持。此次活动将高校学科优势与地方需求深度融合,既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也搭建起校地长效合作桥梁。从自然教育实践到文化活动赋能,农学院师生以实际行动探索“高校+社区”协同育人模式,为边疆儿童科学素养提升、民族团结进步贡献力量。


图为 实践团为新黄宫社区小朋友开展的生态主题课堂


        未来,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将与第一师一团新黄宫社区持续深化校地合作,建立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在生态教育、科普推广、文化润疆等领域持续探索。学院也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鼓励更多师生投身基层,让青春力量在边疆大地扎根生长,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与青少年发展双向赋能,书写校地合作、协同育人的崭新篇章!

     (  文图:王龙    施翔      初审:王龙     复审:王海江    终审:李智敏   )











友情链接
行业网站
  •   教育部
  •  农业部
  •  科技部
  •  兵团农业局
  •  兵团科技局
  • 相关院校
  •  华中农业大学
  •  中国农业大学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大学相关部门
    关注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