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李俊华教授在农林科学领域TOP期刊《Field Crops Research》(中科院一区,IF2025=6.4)上发表了题为“Green manure species synergize with organic fertilization to enhance soil nutrient–microbial interactions and wheat productivity in oasis drip–irrigated systems(绿洲滴灌系统中绿肥作物与有机施肥促进了土壤养分-微生物互作,并提高了小麦生产力)”的原创性研究论文。

该研究通过连续两年(2023–2024)的田间定位试验,系统探究了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背景下,不同绿肥作物(大豆、油菜、油葵)与施肥策略对土壤养分化学计量特征、微生物生物量及小麦产量形成的协同调控机制。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相比,有机替代显著提高了小麦叶片光合速率、灌浆持续期和籽粒养分吸收量,并改善了籽粒品质。在不同绿肥处理中,油菜绿肥在提升土壤有机碳、碳磷比和有效磷含量方面表现突出,并通过促进微生物生物量磷的增加实现最高增产效应。该研究提出了基于绿肥作物选择与施肥策略相结合的技术路径,为干旱区小麦生产实现“增产提质、生态集约”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方案。

我院博士研究生程李洋为第一作者,农业资源与环境系李俊华教授和李春艳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青年教师何浩对论文进行了指导。该研究得到了自治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小麦)创新团队人才基金(XJARS-01-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460801)、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2022A02007)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D1900802)的资助。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fcr.2025.110095
( 供稿:程李洋 初审:张新疆 复审:师晓东 终审:刘立军 )

教育部
